第七十二章 故地重游-《清明院》
第(2/3)页
元皞笑道:“当然记得,‘囊里真香谁见窃,鲛绡滴血染成红。殷勤遗下轻绡意,奴与才郎置袖中。’”他顿了一顿,又说道:“我拾起帕子的时候,当真以为是你不小心掉的。”
忆之又问道:“你知道我们在玩这样的游戏,怎么不生气。”
元皞缄默了半日,说道:“玉蓉耗尽了我所有真情,彼时我心中唯有大业,对你的好感,能用理智克制住。”
忆之侧着头,伏在他的胳膊上,说道:“不爱听。”她顿了一顿,又说道:“我只爱听你说,你爱我爱的失去理智了。”
元皞笑着去搂她,问道:“夜里凉,你冷不冷,疼不疼?”
忆之道:“你搂紧些,就不会冷,也不会疼。”说着,更往他怀里去缩。
汴京城中沽卖的灯烛渐渐熄灭,天地陷入一片岑寂。
天色灰蒙蒙中透着微微的曦光时,朝食店的街巷又一一点亮了沽卖的灯烛,又有商市的小贩推着挂了栀子灯的平板车在街巷穿行。
元皞握了握忆之的手,说道:“走吧。”
正是一轮红日初出,天边微微白亮,街边的食店三三俩俩,点着烛火灯笼,挂着彩旗幡子,有饭博士打扮的人在店内忙碌,各小店里人声鼎沸,是不同于白日的热闹。
二人走近第一家早食店,正巧那饭博士掀起大蒸笼的蒸盖,水雾汽从蒸屉一团接一团地涌挤出来,香气迎面扑来,薄雾散开,现出一只只盛着菜叶裹馅儿的粗瓷大碗。菜叶碧绿,凝着蒸汽结成的露珠,更显得脆爽可口,蒸煮地软嫩的肉馅儿紧挨着团在中央。
一切都与从前一样。
她环顾着熟悉的铺席,熟悉的饭博士,熟悉的粗瓷大碗和熟悉的菜叶裹馅儿,不觉缩起身子,隔着案,向元皞凑近了些,问道:“你怎么这么爱吃菜叶裹馅儿。”
元皞用疑惑的语调说道:“我爱吃?”他顿了一顿,接着说道:“你自己好好想想,到底是我爱吃,还是你爱吃?”
忆之不觉闷住了,她仔细回顾了一番,似乎他真的没有提过自己爱吃什么,从来都是自己在安排,她恍然道:“原来你不爱吃啊。”她又想到从前的自己,真的非常喜欢安排,又愁颦了起来,说道:“还有什么是你不爱吃的,却被我误会成你爱吃的。”
元皞道:“我也没说我不爱吃,我看你高兴,我就高兴。一高兴,吃什么都有滋味。”
忆之找回了那个熟悉的李平,他不再是使自己畏惧的,战场上那发狂的,以嗜血为乐的恶虎,她又笑着问道:“汴京满街的皇亲国戚,达官显贵,你怎么就潜伏在我家了呢。”
元皞道:“很简单,管治最仁厚,人口最简单,姑娘最漂亮。”
忆之忍不住要笑,又按了下来,说道:“官家见着我第一面时,觉得出乎意料,他以为我当有倾国倾城之姿,才能将你迷惑地不知所以。”
元皞伸手在箸桶里拔筷子,不经意道:“他懂个屁。”
忆之的胸口突突直跳,不觉想到了不日后的分离,怅怅的,笑道:“我从前还笑话映秋姐姐,又大言不惭,说我是有志气的,绝不在惦记谁上花心思,有这功夫,插花斗茶,看书习字都好。”
她顿了一顿,又说道:“彼时她说我还未开窍,当时不懂,正应了那句‘少年不识愁滋味’,又应了那句‘虎肋插翼白日飞。’”
元皞笑望着忆之,说道:“我也有我的过去需要料理,眼下分开,是为了更好的往后。”
纵是再难离舍,也终有离舍的一日,元皞回西夏后,清明院的雏形落成。
睢阳书院本设在繁华闹市,升为府学后,加以修缮扩建崇圣殿、大成殿、前讲堂、书院大门、御书楼、状元桥、教官宅、明伦堂、廊房。
清明院就修在教官宅后方。一道侧门直通往街,照旧,以书房为正房,东西两侧各有五六间房屋,依次留给富良弼,韩玉祁,欧阳绪,石杰。正房后是两壁竹林,曲径通往,一汪池水,池水上架着一座木桥,池中央修了一座三层阁楼,高悬赵臻亲笔书写的匾额,公主阁。
公主阁,言简意赅。
不过她可以去忽略不计,清明院日日添砖加瓦,忆之也渐渐将旧物往院里搬入,布置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