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传胪唱名-《清明院》
第(2/3)页
欧阳绪将忆之的一席话听入心中,不由垂目沉思。
富良弼停顿了片刻,对欧阳绪笑着说道:“我知道你心中有抱负,失落也在所难免,纵观历史,姜子牙,刘邦,黄忠,晋文公,陈庆之,郭子仪,大器晚成照样名垂青史。远的不说,当朝吕公,文公,而立之年方中进士,再论你最推崇的范公,不惑之年方入仕途。再论应届进士,‘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’的柳七,科举之路挣扎二十余年,终得以珠袍锦带。如此想来,及时止损,快快振作才是要紧。
既要振作,忆之妹妹这一番谬论倒也不失为可行之法。”忆之不悦,低声咕哝道:“怎么是谬论呢。”
欧阳绪缄默了片刻,释然笑道:“正是呢。”说着,双眼深情,望着富良弼与忆之,双手作揖,说道:“二位的深意,欧阳明白了……”正还欲再说,被刘秀瑛一声大喝打断,众人一道望了过去,只见她双手端着一只沉甸甸的木盆,一溜烟跑了来,双眼星光璀璨,对众人说道:“大喜大喜!”
欧阳绪见刘秀瑛跑地面红发乱,笑着揶揄道:“我都名落孙山了,又哪来的喜。”
秀瑛朝木盆努了努嘴,众人一道望去,只见盆中一汪澄清的河水,里面游着一尾小鲤鱼,秀瑛忙说道:“方才我听你们说话,听得云里雾里,索性去岸边看那老翁钓鱼,那老翁说花了十文钱就能买他钓起的下一尾,我觉得好玩,便下了一注,头一回,钓只破草鞋上来,你们也知道我的脾气,哪能就此认输,又摸了十分钱给那老翁,这第二回,竟钓上这样一尾,这不是好兆头,不是喜事,又是什么!”说着,沾沾自喜地将木盆又举高了些。
众人明白了秀瑛所指,一同笑了起来,忆之赞道:“当真是大喜呢!”欧阳绪望着木盆中那位鲤鱼,气色也与方才不同了。
忆之思忖了片刻,说道“我家后院有一汪池沼,不如将它放养在那处,你们以为如何?”众人皆是赞同,于是乎,说笑着归至晏府,方踏入一门门槛,杏儿急匆匆迎了上来,说道:“姑娘哥儿们哪里去了,祁哥儿与杰哥儿早就回来了,大官人也回来了,都在清明院里头呢。”又见欧阳绪端着一只木盆,盆中一尾小鲤鱼,蹙眉道:“这鲤鱼也太小了些,只够几口啊。”忆之笑着啐道:“你怎么就知道吃。”
欧阳绪迟疑道:“夫子也还罢,那两位如何回来的这样早?”
富良弼笑望着欧阳绪,不置一词。忆之笑道:“这还用问?”
欧阳绪明白了几分,赧然地笑了笑,一行人朝清明院逶迤走去。
乃至清明院,晏纾与韩玉祁,石杰三人正矗立在梨树下,枝头上一簇簇嫩绿的芽儿初开,三人见忆之,富良弼刘秀瑛与欧阳绪在同行而来,原本不安的神色微微有了缓和。欧阳绪只觉更加羞愧了几分。
富良弼递了眼神给忆之与秀瑛,忆之与秀瑛笑着先向韩玉祁与石杰道喜,随后,富良弼携欧阳绪同自己向二人道喜,韩玉祁与石杰推诿了一阵,只得受下。
欧阳绪赧然道:“你们回来的也太早了。”
石杰爽朗笑道:“外头又有什么好玩的,不如回了家来,与家人庆祝,更有趣些!”众人都笑了起来,欧阳绪明白石杰与韩玉祁的心意,低头笑着。
忆之说道:“正好有一桩妙事要同你们分享,我们方才在汴河边得了一尾小鲤鱼,打算养到后院的池子里呢。”
晏纾好奇地望向忆之,问道:“哦?如何得来的。”
忆之朝秀瑛递了一个眼神,秀瑛红润着脸将鲤鱼来历又说了一遍,众人见此意头极好,皆释然笑了起来。晏纾呵呵笑着,说道:“好,好,好。”
石杰见欧阳绪与忆之,富良弼一道归来,想必已经劝过,心下松了口气,却怕自己说话不妨,再刺激了欧阳绪,难免有些战战兢兢。却见秀瑛得来这样的好兆头,竟然比自己高中还要高兴,也就恢复了往日的秉性,说道:“是好,是好,只不过,咱们放养了鱼,一会却要吃蟹,心里头,对这螃蟹倒有些过意不去了。”
忆之问道:“哪里来的蟹?”
“是吕公家三哥儿的小厮送来的,说是赔礼道歉,还请忆之姐姐海涵。我竟不知,他何时得罪了你。”
忆之怔了怔,笑道:“我不过说句玩笑话,他怎么就当真了。”
石杰说道:“不仅当真,还极有诚意呢,每只螃蟹都有海碗那样的大小,周二叔瞧了直呼稀罕呢!”说着,冲忆之挑了挑眉,似别有意味。
忆之暗觉不妥,遂望向了晏纾,说道:“这样的厚礼,我可回不起,还得请爹爹出面才行呢。”晏纾笑道:“原也只是小孩子打架的事,又是什么大的,那两位必字音的哥儿有些交情,就让良弼替你出面,请他一回也就是了。”富良弼呆了片刻,恭顺道是。石杰拊掌凑趣,说道:“嗳!这事还真是良弼哥出面最妥当。”旁余人明白深意,都笑了起来。
忆之心下暗想,难道父亲这就是要定下来的意思吗。她眼望向富良弼,心里蓦然腾起不安之感。正巧富良弼也望了过来,二人对上视线,互相深望了一阵,各怀心事,看向了别处。
众人说了一会闲话,便热热闹闹,沿着抄手游廊往后院去,忆之与富良弼勉强笑着,跟在后头。方入院门,通过石子漫成的甬路,穿越两壁竹林,终得一汪池沼。由晏纾持盆,欧阳绪以手捧起小鲤鱼,放入池中,鲤鱼得水,噌一下,游地老远,众人又说笑了一阵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