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七章 煮土充饥-《道门鬼闻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雪大到了封山的程度,太阳山寺和太阳山村,上下山还是有路的,只是李林塘不能再进山打猎了。这么大的雪,铺平了一片,不晓得下一脚踩下去的深浅,那是会要命的。

    李林塘虽然算不上老猎人,但也听村上的猎户讲起来过,知道刚入冬的时候多打些野物回来,就在自家院子的雪里埋着,一直到开春,至少有得吃。

    都说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,有本事的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会有口饭吃。手里有艺心里不慌,毕竟不是靠天吃饭的。可即使如此,鬼家门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。不单是鬼家门,平头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。只因为没有粮食。高粱苞米白面的价钱翻了翻的涨,而且多半还买不到。关东没有春天,从冬到夏,无非是几场大风的事儿。这也就意味着关东的冬天特别的漫长。

    冬日里,缺粮食,那是要死人的。寻常农户家交够了皇粮国税,给足了地主租子,剩下来的余粮,好歹是能过冬。那些不事农耕的人,可是当真苦了。平时赚下来的钱一到这时也没什么用了,有钱也买不来粮食。

    棒子面儿和糠还能买到,地瓜也还算是充裕,虽说也贵得离谱,倒也算是勉强够活。据说有那些个别穷苦的,已经开始吃观音土了。

    观音土这东西,蒸熟了是微黄的颜色,看起来跟大馒头似的。还有另一种吃法,就是搓成小丸子,放到白水里煮,快出锅的时候撒上盐,味道还很不错,口感像糯米粉煮出来的丸子一样。

    但凡有一点儿活命的法子,是个人就不会吃这东西。可饿得眼睛都发绿了,吃到嘴像糯米面似的,也就没人管那么多了,先让胃袋不疼了才是正经的。

    虽说这东西能入药,但观音土究竟是土,归根结底是用来烧陶烧瓷的东西。吃到肚子里头,有饱腹的感觉,却是消化不了,更谈不上能维持活命了。最要命的是,这东西少吃一丁点无所谓,但凡吃的多了,就会盘在胃和肠子里头,根本拉不出来。很多吃观音土到最后,骨瘦如柴,却顶着一个好大的肚皮,那里头就全都是观音土。最终,要么是饿死,要么就是肠穿肚烂被活活憋死。

    这个冬天,街上的倒卧,比往年翻了两三番不止。收尸的小车孤单时不单是一大清早活动了,大白天也在街面上晃荡。

    一时间,昌图府街面上竟然是没有了要饭的。一是要不来饭吃,饿死了不少。二则是好多身子骨看上去还凑活,没缺胳膊断腿的要饭花子,都被日本人掳走了。先前送走的那批劳工,似乎是不大够用,明面上有东西还要维持着,不能闯进好好的人家直接抓走壮劳力,那些衣衫破烂,无家可归的人,就被硬塞上了运货的火车,往南边运过去了。

    到而今,甚至于传出来一个说法,说被抓去的乞丐,多半是好命的。因为日本人虽然掳去了他们去前线做苦工,却是给饭吃的,那怕吃不饱,那些人却不必担心饿死。能活下去,才算是好的。

    可即使这样,昌图府城内,也被要求着是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。商店不许不开业,戏园子不许歇工,就连春风苑,也得照常经营下去。

    糟心的事情,一桩连着一桩,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大半夜寒风呼啸,直刮地窗户纸“哗楞楞”得响,虎子躺在炕上大睁着眼睛,无心入睡。

    赵月月听见了虎子叹气的声音,转过身把手放到了虎子胸前:“怎么还不睡?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虎子攥住了赵月月的手,说:“黄丫头,你不是也没睡吗?怎么反倒说起我来了?我也没想什么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