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节-《窃国大盗》
第(1/3)页
黎明。
启明星尚在西天,北京城一片幽暗,中南海附近的数条街道灯火通明,一片火把倒插在门帘上,烧得噼啪作响,数队卫兵不停的往返巡视,刺刀雪亮,给这寂寞的寒夜平添了几分杀气。
周培公不顾王府侍卫巴结的笑脸,坚持不进一旁的小屋休息,阴沉着脸在中南海汉王府外徘徊来去,在他旁边不远处,是大学士李光地的大轿。
德州战役已经进行了整整十七天,战事胶着不定,他很生气。
自从前年林风亲征辽东之后,大汉便立下了一条铁律:近卫军的一切事宜,由汉王乾纲独断,总参谋部衙门不得插手,所以这次近卫大军进攻德州战役,他的总参谋部衙门基本上是站在旁边打下手,战斗发起之前,一应人马调动、军事部署周培公都被蒙在鼓里,如果仅仅是这样,倒也没什么大不了,总参谋部衙门大可站在一边冷眼旁观,但随着战事的拖长,前线对辎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,早已超过了近卫军后勤系统所能担负的极限,于是又不得不拉上总参衙门中途接收,美其名曰“襄协”,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,这却根本就是擦屁股:打下了德州之后,人人都是知道是汉王英明神武,马进良大人彪悍神勇;而如果一旦受挫,则陪斩的“罪人”里面,他周培公第一个就跑不掉。
挨了约莫大半个时辰,沉重的宫门终于“咯吱”一声,闪开一侧小门,一名太监拉尖细着嗓子嚷道,“殿下请两位大人进宫!”
周培公立即站定,远远地朝李光地的轿子望去,只见大轿稍稍一倾,李光地慢条斯理的度步而出,朝周培公拱手笑道,“培公兄,您先请――”
周培公和李光地的关系一直不太密切,但也没什么仇怨,其实这并不奇怪,虽然都是汉王的左膀右臂,但不论出身、性格、兴趣、交集都大为不同,所以虽然同事几年下来,私交却几乎没有,平日见了,往往都是点头了事,就如今日,两人同时在府外等候,相隔不过数丈,但却只是见面时道了声“早”,然后各行其是,没什么交谈畅论的兴趣。\)。两人在当值太监的引领下,径自穿过宫禁,一路上岗哨林立,各处巡视侍卫见了两人,均是远远地的躬身行礼。
接到侍卫的传报,林风匆匆披衣起床,粗粗抹了一把脸就朝前院赶,这时周培公和李光地已经到了门口,于是就在书房内接见两人。
当李光地看到林风的时候,不觉怔了一怔,林风此刻根本没有熟悉,满头长发胡乱挽在脑后,眼泡浮肿,隐约可见几块眼屎,满脸睡意,尤自不停的打着呵欠,一转眼看见两人,随意的抬抬手,“不用行礼了――两位先生这边坐!”
待两人坐下,林风揉了揉眼睛道,“这么早就找我,肯定是有事吧?!”他斜过眼,对周培公道,“老规矩,军务为先,培公你先说。”
“是,”林风如此颓唐,周培公视若无睹,当即起身道,“回禀主公,刚才总参谋部接到德州军报,马进良已经攻至德州城垣,但对攻城之事,似有疑虑,臣不敢自专,故连夜进宫,呈请主公定夺。<)。其实他心中却仍是不太服气,在他看来,眼下应该一切以大局为重,只要军事上能够获得成功,那之后如何整理官场风气、如何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,都有的是办法,不过既然汉王和大学士都是一个意见,这个想法也只能留在心里,他避过这个话题,转头对林风躬身道,“启禀主公,臣还有几桩兵事要禀!”
“培公请讲!”
“这次咱们出兵德州,河南杨起隆惊惧非常,眼下彰德、卫辉乃至开封等十几个州都屯住了大军,约莫近十万人!”周培公笑道,“除此之外,杨起隆的主力大军仍在信阳,他这几年一直想打进湖北,意图据荆襄而窥江东!”
“这个我知道。”林风点点头,这个情报汪士荣早就汇报了,不过他却并不十分担心,杨起隆集团的实力不行,而且随着割据时间的拖长,内部诸将其心各异,凝聚力也越来越差,比如现在晋南、豫北的许多帮会老大都不太听他的招呼,他真正能掌握的地方只是贵德、开封、陈州等豫中、豫南以及湖北边境的一些地方,手下的军队也是鱼龙杂混,战斗力参差不齐,而且装备缺乏、训练很差,粮饷不足,自从占领重镇信阳之后,几年以来屡次对湖北发动进攻,却都被原来安亲王岳乐遗下的清军挫败,战果微弱之极。\\\>。如何绞杀商人,历史上可是大有先例可以借鉴,若是按照汉武帝的那套办法,不出两年就可以完成,但是汉王会同意这么做么?!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