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6章什么是工分-《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这几辆吉普车和明显是“上面”干部的到来,是最后的证明,让所有村民对陈朝阳的身份再无一丝怀疑。

    这威严的气度,体贴民情的安排,随之而来的排场……这绝对是了不得的大领导。

    就在这气氛热烈,人心激荡的时刻,之前大胆提问的年轻汉子,在巨大的惊喜和安心之后,又想起了最初还没完全弄明白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鼓起勇气,在喧闹中再次高声喊道:

    “大领导,陈书记,您说的俺们都信,您给俺们交个底,这‘工分’……它到底咋回事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,问出了所有村民心底最后最实际的牵挂。

    全场瞬间又安静了下来,无数道目光,带着信任和的求证,齐刷刷地聚焦在陈朝阳身上。

    陈朝阳迎着这无数道目光,脸上的笑容十分自信。

    因为这是彻底建立政策公信力的关键时刻。

    他向前走了两步,就站在打谷场中央,声音洪亮,清晰传遍每个角落:

    “乡亲们,静一静。这位同志问,‘工分’是什么?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连瘫在地上的王满仓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。

    “我现在就给大家交个底,说清楚。

    这个‘工分’,不是空头支票,它是我们即将展开的治碱工程里,用来记录每一位出工乡亲劳动量、计算报酬的一种凭据。”

    他微微停顿,让乡亲们消化这个信息,然后继续解释:

    “简单来说:你出一天工,根据你的劳动强度和完成的任务量,工程指挥部就会给你记上相应的‘工分’。

    比如,一个壮劳力,干满一天标准活,可能记10个工分。

    年纪大的、体力弱的,干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,比如烧水、看工具,也可能记5个工分,就像刚才提到的王老栓、李老倔这两位老人家。”

    他特意点出两位老人的名字,目光看向他们所在的方向,王老栓拉低的帽檐微微抬起一些,

    “那么,这工分有什么用?

    我告诉大家,它非常实在。”

    陈朝阳的声音提高几分,

    “第一,工分可以直接折算成粮食,工程期间,我们保证大家一半的基本口粮,但多劳多得,工分多的,最后结算时就能分到更多的粮食,让家里米缸更满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工分可以兑换现钱,工程指挥部会设立专门的结算处,等工程阶段性结束,或者等到年底,你们可以凭自己记下的工分,按照事先公布好的标准,领取现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