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风染霜闻言,眼眶微微发热:“这孩子有志气,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。”慕容冷越也点头:“百姓心里都有杆秤,你为他们做了实事,他们自然记在心里。这就是‘民为贵’的道理,你要永远记住。” 饭后,风澈陪着帝后在御园散步。秋日的御园,银杏叶黄了,桂花还在香,风澈之前种的素心腊梅,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。“母后,您看,这腊梅下个月就能开了,到时候您坐在澄瑞亭里,就能闻见花香。”风澈指着腊梅,语气里满是期待。 风染霜笑着点头:“好,到时候我们一家三口,就在亭里赏梅,喝热茶,再听你说江南的故事。”慕容冷越牵着风染霜的手,看着眼前的景象,忽然道:“澈儿,你今年已经十六了,按大乾的规矩,也该考虑婚事了。你在江南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女子?若是有,父皇和母后都支持你。” 风澈愣了愣,脸颊微微泛红:“父皇,儿臣现在只想把农桑推广的事办好,婚事的事,还想再等等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:“若是将来要选,儿臣想选一个懂农桑、能和儿臣一起为百姓做事的女子,就像母后辅佐父皇一样,能陪在儿臣身边,一起守护大乾的百姓。” 风染霜闻言,心里满是欣慰:“好,母后懂你。婚姻大事,急不得,我们会慢慢帮你找,定要找个和你心意相通的姑娘。”慕容冷越也点头:“你有这份心就好,父皇不会逼你,只是要记得,不管什么时候,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。” 三人走到桑田边,风澈蹲下身,仔细查看御园桑苗的长势,手指拂过叶片,像在抚摸珍宝。“父皇,母后,儿臣打算下个月去北方考察,看看‘矮脚桑’能不能在北方种植。若是可以,就把它推广到北方的农户家,让北方的百姓也能靠种桑养蚕添些收入。” 慕容冷越点头:“好,你想去就去,父皇会让工部给你准备好所需的物资,再派几个懂农桑的大臣跟着你,遇事也好有个商议。”风染霜则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,里面是一枚平安扣,用和田玉做的,上面刻着桑苗的图案:“这是母后给你求的平安扣,你带着它去北方,就像母后陪在你身边一样,一定要平安回来。” 风澈接过平安扣,紧紧握在手里,玉的温润透过掌心传到心底:“谢母后,儿臣定不会让您和父皇担心。” 回到长乐宫时,夜色已经深了。风染霜给风澈整理好行李,又叮嘱他明日朝会要注意的事项,慕容冷越则在一旁看着,偶尔补充几句。风澈看着父母关切的眼神,忽然觉得,不管自己长多大,在他们眼里,永远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。 “父皇,母后,儿臣先回去了,明日还要早起准备朝会。”风澈躬身行礼,转身离开时,又回头看了一眼——长乐宫的灯火亮着,像一双温暖的眼睛,目送着他。 风染霜看着风澈的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,才轻轻叹了口气:“这孩子,总是这么懂事,什么事都自己扛。”慕容冷越从身后抱住她,下巴抵在她的发顶:“他是大乾的太子,将来要担起江山社稷的重任,懂事是应该的。不过你放心,有我们在,不会让他受委屈的。” 风染霜靠在慕容冷越怀里,看着窗外的月色:“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澈儿就长大了,还记得他小时候,总缠着你抱,哭着闹着要抓蝴蝶,如今却能独当一面,去江南推广农桑,去北方考察,真是让人心疼又欣慰。” 慕容冷越轻轻拍着她的背,语气温柔:“孩子总要长大,我们能做的,就是为他铺路,让他走得更稳。等他把农桑推广的事办好,把婚事定下来,我们就能松口气了。” 第二天朝会,风澈带着“矮脚桑”和江南的收成记录,站在朝堂上,条理清晰地汇报了江南之行的成果。那些原本反对推广农桑的大臣,看着桑苗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记录,也都闭上了嘴。慕容冷越当场颁布圣旨,任命风澈为“农桑推广使”,负责在全国推广“矮脚桑”和新的养蚕法子,还拨了专款,让工部制作蚕种和桑苗培育手册,发放到各地农户手中。 朝会后,风澈回到东宫,立刻开始整理北方考察的计划。他打开风染霜给的锦盒,看着里面的平安扣,又想起父母昨晚关切的眼神,心里满是动力。他知道,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,不仅是为了父皇母后的期望,更是为了大乾的百姓,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过上好日子。 几日后,风澈再次启程,前往北方考察。风染霜和慕容冷越亲自送到宫门口,风染霜又给风澈塞了几件御寒的衣物,慕容冷越则把一枚虎符交给风澈:“拿着这个,遇到紧急情况,可调动当地的兵力,保护自己和随行的大臣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