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风染霜看着父子俩讨论政事,眉眼间满是笑意。她起身走到亭边,折下一枝开得最盛的桂花,递到风澈面前:“你幼时总说,要摘最香的桂花给母后,如今长大了,倒忘了?” 风澈接过桂花枝,凑近鼻尖轻嗅,熟悉的香气让他想起幼时的模样——那时他踮着脚够不到花枝,还是慕容冷越抱着他,让他亲手摘下花瓣。“儿臣没忘。”他笑着,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,打开来,里面是一枚小巧的玉簪,簪头是用羊脂玉雕的桂花,栩栩如生,“儿臣在江南采买的玉料,让匠人照着御园的桂花雕的,母后戴在发间,比真桂花还好看。” 风染霜接过玉簪,指尖抚过温润的玉面,心头暖得发颤。她抬手,让风澈为她戴上——少年的动作轻柔,比宫人还细心,玉簪插在发间,与珍珠钗相映成趣,恰好衬得她温婉雅致。 慕容冷越看着这一幕,眼底的柔意几乎要溢出来。他起身走到风染霜身边,自然地扶着她的腰,指尖隔着宫装,能感受到她腰身的纤细。“时候不早了,该回宫用早膳了。”他轻声说,“御膳房做了你爱吃的蟹粉小笼,还有澈儿喜欢的翡翠烧卖,另外备了莲子羹,是用你前日让人从江南运来的湘莲做的。” “好。”风染霜应着,伸手挽住慕容冷越的臂弯,又看向风澈,“走吧,你父亲今日特意让御膳房多做了几样你爱吃的,再不吃,就要凉了。” 风澈跟在父母身后,看着他们相携的背影——玄色与淡紫的衣摆交织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落下班驳的光影。他忽然想起幼时,也是这样牵着父母的手,在御园里追蝴蝶、摘桂花,如今虽已长大,可这样的时光,依旧让他觉得温暖。 回宫的路上,慕容冷越忽然开口,问风澈:“明日朝会,朕打算让你奏报江南农桑的计划,你可有准备?” “儿臣已备好奏疏,”风澈道,“儿臣打算先奏报御园桑田的培育成果,再提出去江南考察的计划,最后奏请推广新的养蚕法子,还请父皇指点。” 慕容冷越颔首:“奏疏要简明扼要,朝堂上的大臣多关注漕运与边防,你要把农桑与民生的关系说清楚,让他们明白,农桑兴,则百姓安,百姓安,则社稷稳。”他顿了顿,又道,“你母后常说,‘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,你要记住,不管是农桑还是漕运,最终都是为了百姓,切不可本末倒置。” “儿臣谨记父皇教诲。”风澈躬身应道,目光落在路边的桑田上——那些桑苗郁郁葱葱,像极了大乾的江山,在父母的守护下,在他的努力下,正朝着繁盛的方向生长。 到了长乐宫,御膳房的早膳已经摆好了。蟹粉小笼冒着热气,翡翠烧卖透着翠绿,莲子羹盛在白瓷碗里,莲子饱满,汤汁清甜。风染霜坐下后,慕容冷越亲自为她夹了一个蟹粉小笼,又给风澈夹了一个翡翠烧卖:“快吃吧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