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回京-《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》
第(2/3)页
后来,小夫妻俩才知道,这哪里是个流浪汉,根本就是个隐士老人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内陆的很多好的政策逐渐也在疆省实施,人们的生活环境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好。古力的爷爷在白发老人的资助下,开了一间饭店,专门供应穷人用餐。
这便是饭店的原生。
老人的脾气有些古怪,能摸得出几斤重的小黄鱼,又有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做菜手艺,却只让古力的爷爷做简单的菜式。古力的奶奶不解,问过原因。
白发老人笑了笑,颇有些仙风道骨地捋了捋胡子,反问她:“你手上就这么点钱,你敢吃做得跟花一样的菜吗?”
那当然是不敢的。
就这样,老饭店在这座小县城里逐渐有了名气。富人们不屑,穷人们却都非常喜欢,因为能用最少的钱包餐一顿,味道又跟高价位的餐厅不相上下。
又过了几年,老人坚持不下去了,弥留之际又拿出了好几条小黄鱼交给古力的爷爷,只有一个要求:把老饭店一直做下去。
为了这一个诺言,古力一家坚守了三代。从她的爷爷到她的父亲,再到她。古力想,等到自己干不动的那一天,就让儿子守下去,儿子不在了还有孙子孙女辈……
就这么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,为了老人的遗愿,也为了那一份信仰。
老板娘笑着揩掉眼角的泪水,她指着一张又一张的照片,“馆长您看,来我这儿的每个人,笑得都跟别人不一样。”那是一种发自真心的笑容,是虔诚的感激。
余茵茵吁了一口气,也跟着她一起回忆起来,她在县城已经很多年了,要不是无意中发现了那张照片,恐怕还不知道余齐铭的最后一站,竟然来到了遥远的边疆。
“等开春了,如果余家的小丫头还留在这儿的话,我得带她去扫扫墓。”老板娘喃喃地说着。
“会在的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