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公主-《容宝被读心后,炮灰家人雄起了》
第(2/3)页
二十六年前,先帝病重,凉国来犯,番王趁机叛乱,甘州沦陷。即将临盆的漱媛被王府侍卫护送出逃。
他领兵和守城将士拼死抵抗,等战事平定,他只找到了淑媛和刚出生儿子两个人的尸体。
密探调查了俞容容的亲人,其他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。
目前只有一个人的身世存在疑问,俞容容的生母,姜玉仪。
密探查到26年前姜玉仪的母亲是在叛军入城,逃亡路上生产的。
他们找到了当时的一位随行嬷嬷,查到姜母当年生的是一个男孩。
继续调查发现,姜母在路上生下了一个死婴,绝望之时听到了婴孩的啼哭声。
四处查找在河边发现了一个死去的妇人和刚刚生下奄奄一息的女婴。
此时叛军到处烧杀掳掠,听见叛军逼近姜母心生不忍,抱着女婴逃离了。
事后安定下来,她和姜父想回去为孩子收拾遗骨却找不到了。
最后只能为那可怜的孩子立个牌位以做缅怀。
当时那死去的夫人身边有不少尸体,有男有女,甘州半数百姓丧命,他们以为女婴的家人都不在了。
于是将女婴视如己出,取名姜玉仪。人人都以为这就是他们家的亲生女儿。
他们捡到女婴的地方也是发现端慧皇后尸首的地方。
若不是皇上要调查他们也不会发现这尘封的往事。
皇上心情激动,一想到当年那个孩子可能没死,而是被人救下了,又是高兴又是愧疚还有几分担忧。
高兴的是他的孩子可能还活着,淑媛泉下有知也能欣慰了。
愧疚的是当年他领兵击退了凉国又赶着进京勤王,事务繁多,忽略了妻儿。
导致爱妻离世,亲生骨肉流浪在外二十多年,公主之尊却不能随心所欲,受人敬仰。
担忧的是怕自己白高兴一场。
淑媛留下的孩子,除了夭折的就只剩下太子和永嘉。
他对两人极尽宠爱,即使后来宫中有其他皇子公主降生也比不上他们。
这两个孩子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。
皇上急不可耐,恨不得马上验证姜玉仪的身份。
只是事关皇嗣,不能声张。皇上派人秘密查证,谨慎行事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
一个月的时间密探查到的信息越来越多,种种证据表明姜家养女姜玉仪很可能就是当年端慧皇后生下的孩子。
皇帝激动的吩咐道:“秘密取来姜玉仪的血液,朕要滴血认亲。”
“是”
总管太监成康公公领命退下,内心千回百转。
能走到滴血认亲,看来这宣德侯夫人十有八九错不了了。
太子殿下和永嘉公主因为是元后所出,在宫中地位尊崇,无人可以撼动。
皇上登基后就册封了当时只有4岁的儿子萧靖言为东宫太子。
从小带着太子殿下在身边亲自教导,寄予厚望。
这些年后宫不是没有宠妃,可是无论这些妃子如何受宠,她们生下的孩子都没有能越过太子殿下和永嘉公主的。
宫中后妃,位分最高的不过就是的贵嫔。
崔贵嫔出生清河崔氏,家世不俗,容貌艳丽,当年乃上京第一美人。
入宫后下了三位皇子,两位公主,盛宠不衰,即使是这样也止位于贵嫔。
其他嫔妃就更不用说了。
皇上怕嫔妃位分太高会生了不该有的意思。
若是这元后临死前所生的小公主回宫了,皇上必定会放在心尖上疼爱,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小公主当头饰都不为过。
这宣德侯真是好福气,流落民间的金凤凰都被他娶进了门。
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。
王公公笑了笑,吩咐人好好办,莫要让宣德侯夫人察觉了,也不能伤到了人,务必小心点。
不到半日事情就已办妥,姜家养女就是流落在外金枝玉叶,皇家血脉。
皇上激动万分命令宗人府筹备公主认祖归宗之事。
“成康,派人把靖言和永嘉叫过来,他们知道妹妹还活着一定很高兴。还有……还有派人传玉仪进宫,朕……朕……”
成康公公抬头看了一眼皇上,皇上眼睛通红,隐约有几分雾气。
他就知道端慧皇后在陛下心里的位置不一样,端慧皇后的子嗣对陛下而言意义非凡。
第(2/3)页